雨珊会客厅| 不同年龄的人如何做养老投资

爱你网 2024-05-13 01:31:15

两个月前,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,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有什么好处?养老产品与大家熟悉的银行理财、保险、基金有什么区别?不同年龄段、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怎么选择养老产品,构建适合自己的产品组合?本期《雨珊会客厅》邀请到中国建设银行(601939)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谢国旺、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,深入探讨这些问题。

雨珊会客厅

新金融联盟打造的高端人物访谈栏目,主要针对国内外金融市场热点事件、前沿话题,邀请金融界资深专家,分享真知灼见。

本期嘉宾:

中国建设银行集团资产管理部总经理  谢国旺

工商管理硕士,注册会计师,注册税务师,国际注册审计师。现任中国建设银行集团资产管理部总经理。在资产管理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。先后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、总行投资银行部、资产管理部、建信理财等部门或公司担任领导职务。

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  窦玉明

27年证券及基金从业经验,兼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养老金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席。曾任职于富国基金、嘉实基金、君安证券等。

主持人:

新金融联盟秘书长 、金融城CEO  吴雨珊

曾就职于国内顶尖财经媒体,历任高级记者、北京新闻中心副主任、金融版主任。长期专注于中国银行(601988)业改革发展的观察和研究,公开出版相关文章及书籍逾100万字。曾出版著作《变革二十年――交通银行(601328)与中国银行业嬗变》《开发性金融创世记》。

不同年龄的人如何做养老投资

访谈实录

多少岁开始做养老投资最有价值?

主持人:欢迎两位专家。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了,你们站在金融专家的角度看,老百姓(603883)是不是应该积极参与?是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亟需参与?有请谢总。

谢国旺:我想不以什么专家的身份说,就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来谈是否应该参与。其实有一个很朴素的、多次被历史所证明的观点。当一个政策出台时,尤其带着很多限制条件出台时,后面往往包含着非常大的政策红利。基于朴素的认识,我给出的答案是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。

第二层面的问题,是不是只适用于快到退休年龄的人群?如果单纯从数学原理计算来看,好像是这些人得到的短期回报率会高一些。但我建议除了这一部分人以外,年轻人培养养老意识,以及定期的财务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主持人:窦总,您的观点是?

窦玉明:我完全同意谢总的看法,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。因为国家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,鼓励大家去做养老投资。对于个人而言,本需要交税但参与了个人养老金的那部分收入相当于免税,这有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
另外,中国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,个人希望退休后有更好的生活,除了国家的养老金外,自己也需要额外准备一笔养老钱,越早越好。养老应该是年轻人的事,如果到了50岁,像我这个年龄,做不做投资意义不是太大了。因为能用于做投资的时间太短,投资回报率也低。这时候可以做,但意义已经大幅降低了。养老理财特别适合从20岁、30岁开始做,这才最有意义、最有价值。

主持人:那么,养老产品与我们熟悉的银行理财、保险、基金产品有什么不同?谢总,您怎么看?

谢国旺:您的问题其实包含很多层面。从专业角度,先对比一下养老理财和普通市面上的理财产品,有什么不一样。

首先,产品期限就决定了它选择的资产跟普通理财是不一样的。养老理财产品有很严格的限定,要求5年以上的期限,较长的产品期限让资产管理人有更多的选择余地,去配置一些能够和经济周期更吻合的资产,这决定了它的表现一定跟普通银行理财不同。

第二,从养老理财红利来说,在制度设计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变。大家知道,普通的理财在资管新规后打破了刚性兑付,养老理财也是如此,但养老理财由于目标是养老,所以在机制设置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入了平滑基金概念。所谓平滑基金就是以丰补歉,类似的安排是普通理财产品所不具备的。

主持人:窦总,您怎么看?

窦玉明:养老产品包含了所有传统的产品,不管是基金还是理财,都可以作为投资养老产品中的一类。除了这些,各类机构,不管是银行理财公司还是基金公司,针对养老的特点还开发了一些其他的更有针对性的产品。养老产品范畴是非常广的,既包括传统的产品,也包括有特殊设计的产品,有的期限上特殊设计,有的费率上有特殊的安排,比如优惠等。各个机构都努力在做。

从大类上来讲,这些产品可以化成三类。第一类是以权益类、股票类为主的产品。第二类是以债券类为主的产品。第三类是保证收益的存款,以及保证收益的保险,年金险等。这三类的风险是由高到低,从长期看,预期收益也是由高到低。

作为个人来讲,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把这三类产品拼在一起,比如你拿多少股票,拿多少债券,拿多少存款。前两类都是净值化的、有波动的,收益率也没法保证,只有第三类的收益有保证。归结来看,用这三类套进去就够用了。

35岁以下投资人占开户量的40%

主持人:谢总,建行这两个月来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情况怎么样?第一批开户的客户有什么显著的特点?他们有没有比较集中的、有代表性的问题?

谢国旺:从试点情况看,我们的开户数量呈现了一个非常喜人的状态。我没办法披露太具体的数据,但确实是在百万量级以上的,体现了市场的活力以及市场的重视程度,这是第一个。

第二,从我们银行来看,有这么几个特点。第一个特点,根据我们对这批客户画像的分析,他们的个人资产状况比平均客户资产状况要好很多。第二个特点,他们和银行的互动粘性相对很高。他们不光是养老金的客户,也是代发工资的客户,或是商户、信用卡客户等。

第三,我们做客户画像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,年轻客户比我们想象得多,35岁以下的客户大概占了目前开户量的40%。当然,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,它不一定是可比较的数据。因为很有可能由于是试点,年轻人天然对新事物更有尝试创新的意愿,所以这个数据可能会掩盖这些东西。

主持人:刚才您提到资产状况比较好的,也就是比较有钱的客户更乐意去做养老投资?

谢国旺:从近两个月的情况来看,这个比例是偏高的。或者说我们得到的平均数是这样的,网络上常说一不小心我们被平均了,有可能是这样的。

主持人:您提到跟银行粘性高的客户比较多,是不是基于一种信任关系?他们对银行宣传的新政策、新方式,接受度比较高。

谢国旺:您这个切入点是非常对的,所以两个月的数据可能还看不出来,过了更长的维度,客户的特点会呈现得更明显,更有代表性,数据更有说服力。

主持人:从您的了解来看,其他大行开户的情况怎么样?

谢国旺:大家对这个入口都是高度重视的,各家的政策也都有共同的地方。它对个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,对金融机构也是一样。因为账户一旦开立,它有唯一性。理论上是可更改的,但以普通人的消费习惯,除非银行服务特别让你不满意,不然不会轻易去做改变。鉴于养老金的生命周期跨度特别长,各家金融机构在这块部署重兵是显而易见的事。

主持人:很多人都有多个银行账户,怎么去比较和选择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户行呢?

谢国旺:这是特别好的问题。某种意义上,大家是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。所有金融机构都很重视,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诚意,比如开户有礼。但这实际上给客户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,变成了在比较到底谁给的红包多。

所以,有时客户咨询我的意见,我跟他开玩笑说,其实这个事非常简单,好比你现在要去买一套房子,你难道会只比较哪个开发商给的优惠多那么一点吗?是打99折还是98折。你一定还是考虑我的诉求是什么,是为了小孩上学,还是上班近,还是看地理位置、性价比、户型。这些才是你要选择东西,不要被表面这点东西给带跑了。

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两大好处

主持人:窦总能否简单科普一下,如何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?

窦玉明: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实际需要关注的就两个账户,一个是资金账户,一个是投资账户。这两个账户既可以在银行开立,也可以通过投资服务机构,比如基金公司的销售网站上,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,比如原来可以买基金的渠道去开立。所以对个人来讲,未来底层的钱是放在银行的,每年可以放进去12000块钱免税。上层还有个投资账户,投资账户就跟过去大家买基金、买股票的账户类似,去买各类养老的投资产品,不管是理财保险还是基金,现在都非常便利。

主持人:通过这个账户做投资有什么好处?

窦玉明:主要有两类好处,一类是国家给的,一类是金融机构让利给予的。首先,最大的好处就是税收优惠、税收激励。像很多收入比较高的人,边际税率可能到45%,也就是你一个月工资拿2万可能要交接近一半的税,但如果你把这钱拿出来放到养老账户中,这一半的税就可以免了。

第二个好处,针对养老账户的投资产品和其他产品比有优惠的。比如养老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,同样的产品同类的策略,可能比其他的费率优惠。像银行理财也有专门的平滑基金的设计等。这些实际就是金融机构的让利行为,让养老投资者能有更多的实惠。

选择养老理财产品的三个建议

主持人:请问谢总,养老理财产品在风险和收益上有什么特点?老百姓在购买的时候应该关注哪些比较重要的因素?

谢国旺:其实您问的是很核心的问题,风险和收益是绕不开的话题。从经济学的原理来说,要想高收益,一定会伴随着风险;想降低风险,收益一定会适当的下降。

养老理财产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,达成了一种更好的平衡。这种更好的平衡跟专业能力有关,但相关性最大的是时间的跨度。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是时间,只有时间才能熨平一切,我们所有的悲伤和不快,心理疏导都是没有用的,最后其实是通过时间来熨平。

所以这个产品的特点最关键的还是整个风险机制的设立,比如说风险准备金、平滑基金。如何选择这个标准答案,那一定要细致地研究说明书。所有的关键条款是怎么设的,你要看说明书才知道它不是简单去做,但普通人根本没有时间去看那些东西。

所以,我有三条建议:

第一条,尽量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去选择产品,因为个人养老金账户里你能挑到的产品,刚才窦总说得非常清楚,那三类产品都是监管已经帮你把过关的。当然监管并不对风险收益负责,但至少它是经过监管认可的,是靠谱的,而不是别人忽悠你的产品。

第二条,尽量选择带“养老”字样的产品。在中国越来越趋于规范的监管环境下,允许带上“养老”字样的产品,哪怕没有出现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可选择的范围内,他也是在监管报备过的。那么,你可以做一些比较,也就是老百姓平常说的“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”。

最后一条,实在搞不定就去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。比如银行,为什么前两个月开户的客户很多跟银行粘性比较大,其实是基于以前对服务他们的个人理财经理的信任。他以前推荐的什么产品让我赚了钱,出于对他的信任,我会觉得他介绍的东西或是一再被验证过的,这可能是对普通人来说是相对更便于操作的途径。

主持人:您刚讲的第一点和第二点很相似,都是要选择带“养老”字眼的产品。

谢国旺:我跟您举一个例子,您就能明白了。目前市面上大家已经能看到养老理财也能买养老理财,但现在开户的客户进到个人养老金账户,会发现找不到养老理财,这就是差别。也就是说现在的养老理财还没有经过监管的认可,纳入到个人养老金账户当中。

未来,经过审批后,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够被纳入养老金账户的投资范围。比如市面上有100个产品叫养老理财,可能真正被纳到手机银行里的只有10个或20个。这就是区别,量上的区别。

主持人:明白,就是进入到篮子里的养老产品,是经过监管批准的,符合养老需求特点的产品,值得我们关注和选择。

谢国旺:对,这是我个人的建议。当然,这不是说监管替我们把关了,而是说这是普通人可以去验证的方法。

主持人:到期后怎么进行投资上的衔接呢?

谢国旺:其实所有的投资都面临这个问题。以养老理财为例,我们发现客户其实有一个约定俗成的,或者说群体体现出来的特点,滚动地买入。这个产品可能符合他的预期,风险和收益的比例只要没有超出他的心理预期的范围,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是在做滚动。其实很难做到所谓的专家说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,那真的是一件太专业的事,要根据宏观经济表现来决定。比如刚才窦总说的三类产品,分得特别好。

在篮子里到底应该怎么来做,如果屏幕前的朋友们对这些感兴趣,其实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配置。比如,现在你判断中国经济是上行还是下行。如果你判断上行的话,利率可能就会往上走,可能要配置一些更具有进攻性的产品,才能跟上中国这一波的经济大潮。如果你判断中国的利率走势是往下的,现在可以赶紧趁利率高点的时候,买一些银行储蓄类的产品,在储蓄利率比较高的时候,锁定对你来说可能是更合适的产品。

主持人:正在试点的养老储蓄产品,市场上报道收益率通常在3%~4%,这和一般定期存款产品有什么不同吗?

谢国旺:最大的不同有几个。第一不同就是期限长,目前看到的储蓄挂牌的产品最长期限是5年,试点的养老储蓄产品,它有5年、10年、15年,最高到20年。第二,刚才您提到的利率是比目前挂牌的5年期利率稍微上浮的。第三,对购买人群有限制,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买所有的产品。比如只允许35岁以上的客户去购买,而且35岁以上的客户能购买什么样的产品,也是和你离退休的年龄有关。今年如果你正好是35岁,你想买一个5年期的产品还是不行的,你只能买20年的产品。

每月投1000元,30年后变成多少钱?

主持人:谢总给我们介绍了养老理财和养老储蓄产品。请窦总介绍一下养老基金产品。养老目标基金首批入选的多达129只,这类产品和其他权益基金及FOF基金有什么区别?

窦玉明:养老基金产品和银行理财的本质上是一样的。理财公司和基金公司都可以提供三类产品,权益类、固定收益类、储蓄类。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也可以做成类似银行理财的产品。

我认为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最伟大的一个发明。产品的设计非常巧妙,基金的养老类投资产品和其他产品是不一样的,不管是FOF基金还是股票、债券这些都不一样,它是一种解决方案。简化来看,如果作为个人不知道怎么去配置,很简单,你的养老个人账户只买一只产品就够了,只买一只养老目标日期基金。因为它不是一个是简单的投资的产品,而是一个不断变换的投资策略。

以中欧基金的2035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为例,它指的是2035年退休的人买这个产品就可以了。投资经理们在运作时,大原理就是在你年轻的时候买股票类、权益类的资产比重大,到年龄变大后,权益类资产就越来越降低。

30岁前,应该是80%以上的资产投资于权益类的资产。50岁后,80%以上的资产投资于债券类资产。前面是一个二八,后面是个八二。还有2050养老目标日期基金,就是2050年退休的,这个产品可能适合30多岁的人。2035适合可能像我这样年龄的人。它就是根据年龄的变化每年会变化,仓位就是股票类的资产逐渐降低,到你退休的时候,权益类资产就降的比较低了,比较安全了。

所以它是一个解决方案,这个解决方案大大的便利了没有太多投资知识的人。你只要知道一点,我哪一年退休,按照退休的年龄选相应的是2035年、2050年、2055年退休,去买这只产品就可以了,其他不用操心。

但如果你有一定的金融知识或有投资顾问帮助,可以自己去设计、去买其他的产品。不管是理财类的、基金类的FOF等等,你自己去拼,但整个的原理也跟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投资原理是一样的,也是30岁前80%投股票,50岁后80%投债券。这个原理在整个操作中非常简便。

我们也观察到的,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非常高,这说明现在的年轻人觉醒比较早。本来养老就是年轻人的事,这是一个正确的安排,应该早点去做。配置权益、固定收益和储蓄这三类产品,会获得完全不同的收益。从预期的收益率看,如果投股票,年化的回报大概10%附近。如果投债券,大概预期5%左右。如果投完全没风险的储蓄,在3%附近,有的能做到4%,现在是有优惠,长期不一定能到那么高的收益,可能就是3%。你是选年化3%的,还是年化5%的,还是年化10%的?没有免费的午餐,选年化10%的权益类的资产,就会有对应的风险。所谓风险就是波动性,中间这类资产净值会有比较大幅的下跌,你必须要承受,没办法的。

从历史上看,大概5~10年会发生一次大的股市崩塌。如果你都投资于权益类资产,长期看10%收益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。但你一生的投资中,养老可能投资30年,从30岁开始投资到60岁,30年一般情况下5~10年接受一次崩盘的考验。也就是你养老类的资产,跌幅会超过20%,极端的情况下会缩水50%。

我从2000年到现在做基金22年了,已经有4次股市跌幅超过20%。好在它都会慢慢修复,再创新高。但你得去承受,所以你要拿一年10%的收益率,你就需要5~10年承受一次跌了20%、30%甚至50%的波动。如果你不想承受波动,你就拿一年3%的回报。

再给大家算一个数,刚才谈到个人投三类策略,按照现在国家给的额度去投,如果一个月投1000块钱,一年12,000。如果你全部投于股票,从30岁开始投到60岁,年化回报按照中国的经验估计差不多10%,退休时你大概会有217万。如果每月1000元投到储蓄,存款是3%的回报,投资30年,退休时你有59万,差了4倍。

也就是说,如果你退休时想有217万,做储蓄每月1000元不够,需要每月放4000元。这就是个人的选择了,你是愿意一个月投4000元,但每天安安稳稳的躺着,舒舒服服到退休时拿220万 ,还是每月投1000元,每5年或者7年接受一次跌20%、30%让你难受,但后来会恢复上去?

如果你投5%的债券类的产品,长期去看,它不保证收益、有波动性,但它的跌幅比股票要小,每月投1000元,30年后你就有84万。

所以大家可以比比,储蓄拿59万,债券拿84万,股票拿217万,你要不要承受波动性?从全世界的实践经验来讲,年轻人就要承受波动性,像我这个年龄最好就投点储蓄,最多加点债券为主就好了。最主要的从年龄单一因素考虑就可以了,其他太复杂的因素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讲很难去看。

养老目标基金应该怎么选?

主持人:窦总刚才给我们算了非常清楚的一笔账,这一听做权益投资确实非常有吸引力,但是它的前提是你得有很强悍的神经,能够承受巨大的波动。刚才窦总讲的问题,有一点我心存疑惑,养老目标基金有129只首批入选,客户在选的时候,应该重点关注哪些产品要素,怎么去选?

窦玉明: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最主要观察它是哪一年的,你是哪一年退休就选相应的产品,比如说2035年退休,你如果是48岁的人,你就选2035。剩下就看喜欢哪家基金公司。我觉得就跟买衣服一样,选一个品牌就好了。所以,最关键就一个因素就是选哪一年的,选了哪一年后,再看看哪一家公司。

主持人:刚才窦总举例时提到了2035,但你们有的产品是以稳健、平衡为标题的,这两种怎么去选择?

窦玉明:这两个是差异很大的产品,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一个解决方案,你只要买就行了,特别简单。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也会有类似产品出来,因为它是非常好的一个解决方案,大家都可以去做的。

至于养老目标风险基金,和其他基金本质上是差不多的,它就稍微简化了一点。所谓进取型可能80%是股票,平衡型50%是股票,稳健型可能20%是股票,大概有这么一个划分。但是它和其他的FOF基金本质上是一类的,都是产品。

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解决方案,不是个单品,不需要自己再去配置。其他所有的产品都是砖块,要自己去安排,只有养老目标日期不是砖块,而是一个装修好的房,你闭着眼睛躺进去就可以了。但如果你想自己重新搭房子,你就可以买各类基金、理财、保险、储蓄,最好还有专业人士的帮助,可以更针对你量身定制,但这要求你有知识,会复杂很多。

不同年龄的人如何做养老投资

主持人:一般投资人习惯炒短线、赚快钱,没有养成长期限投资的习惯。两位专家能否从你们的角度谈一下,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组合,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?

谢国旺:如何构建一个组合,我觉得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。金融没有那么复杂,金融是人生活的一部分,某种程度上金融就像血液一样,它能让你续命。我经常跟朋友开玩笑,你如果想续命,你要做什么事?其实很简单,主要考虑三点:第一点,在资产的选择上,不能选择单一的资产。比如专家告诉你西红柿很好,你难道能每一顿都去吃西红柿吗?你一定会吃恶心的。这就是一样的,一定会出问题的。

第二点,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,把生命周期拉长。比如窦总刚才举的例子,217万对59万,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应该选择217万,但很少有人做到,为什么?我跟身边的朋友老说,你们总说自己很胖,想要去减肥。我告诉你减肥很容易,每天早晨起来做100个仰卧起坐,再做100个俯卧撑,身材一定保持得很好。能坚持一个星期下来的人都很牛了,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,这个也是一样。让你每月投1000元买股票,碰到股灾时告诉你不要停,接着你还得每月投1000元,都快腰斩了还要投,你根本做不到。所以,一旦选定了你的组合和策略,关键是坚持下去。

第三点,假如 2035年退休,退休以后你想干什么?退隐山林什么都不干,或者环游世界干很多以前没有干的事情,这个规划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主持人:这三点我觉得很经典,第一,不能单一投资;第二,要有耐心和恒心;第三,看自己的目标规划。窦总,您有何高见?

窦玉明:养老投资它是期限特别长的一个投资。其他投资不可能有30年这样一个期限,投个3年、5年就是长期投资了,正常的投资投一年都不算短,还可能投三个月。所以这笔钱,一定要用好它这么长的一个期限。

我也非常同意谢总说的,做一个组合的方案。投单一资产理论上可行,实际上不可行,几乎没有人能承受压力。我做基金20多年了,这20多年已经历过4次大跌。刚才雨珊说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,我有一个预测是,股灾是不可避免的,全世界5~10年之间就有一次,这个几乎是真理。所以,未来30年遇到3次到6次,很正常,逃不掉就得去承受。所以,养老投资时间长的好处就展现出来了,如果遇到股灾,有一个时间去恢复。

如果你的投资是3年到5年,跌下来50%,可能3~5年是不够的,可能净值刚反弹了一小部分,大部分没有恢复。如果是30年的投资,就有时间恢复,历史数据上看也都会赚的创新高的。所以,我要强调一点,养老投资是长期性的投资。

第二点,养老投资它是一个解决方案,不是单一品种。

第三点,投资的解决方案,可以参照养老目标日期基金设计的原理。30岁之前80%投权益,50岁之后80%投固定收益、投银行储蓄存款。在过程中,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股票仓位。最好是定投,每个月1000块钱放进去。对大部分人来讲,如果能坚持这个原则,结果应该会是不错的。

2023年股市、债市走势如何?

主持人:窦总有一句话振聋发聩,股灾是逃不掉的,一辈子一定会遇到好几次。今年我们就遇到了,大部分投资者都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。基金公司和银行理财也压力山大,基金和理财都出现了大量的赎回。那么,你们怎么判断2023年市场形势和产品的净值变化?

谢国旺:我觉得从长趋势来看,中国的发展方向是不会改变的。从技术层面看,现在很多经济指标都处在一个超跌的状态,本身也需要修复。现在去出差,你会发现机场、高铁人流基本上已经恢复到以前的状况。在这种情况下,经济会怎么走,我觉得是一个很通俗浅显的道理。

所以我比较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的走向,但这种基本面的走向不代表没有波动。套用不是特别恰当的比喻,像人类觉得我们已经掌握了病毒的规律,但实际上它非常诡秘,但病毒能把人类消亡吗,答案是否定的。在人类历史进程中,我们经历了一次次被各种病毒攻击。就像窦总说的,尽管我们每隔一段时间要经受一次股灾的折磨,但也不是全部被击垮,道理是一样的。所以我总体保持一种谨慎的乐观,以及关注结构调整的一些机会。

主持人:对于债市,明年您有什么判断?债市跟银行理财关系特别密切。

谢国旺: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,债市反转是不是对银行理财不利了。某种意义上不是未来对我们不利,而是我们过去吃这碗饭太舒服了。债市调整其实是必然要发生的一个事情,大家坦然面对。债市的行情来看,我觉得2023年一直持续牛市行情,不要抱太大的期望,但是一些小幅的波动还是有可能的。如果基本面向好的论断成立,大概率是暂时进入熊市,或者是熊市当中有一些个别的结构调整的机会。

主持人:窦总的看法呢?

窦玉明:长期看中国的股市向上,我有100%信心。长期有信心,短期我也不悲观。我们买股票实际就是做中国最优秀公司的股东,全中国最优秀的公司大部分都上市了。我们做它的长期股东,投资10年20年。如果说做中国最优秀的股东,做这么长时间不赚钱还亏钱,我不觉得中国还有什么东西能够赚钱了。企业是财富之母,如果中国最优秀的企业都不能挣钱,都不能给他的股东赚钱,我觉得其他所有资产都不会值钱的。因为其他资产都要靠财富之母产生的价值推动,包括房子涨价,也是因为企业创造财富,大家手里有钱了才去买房子。真正创造财富的只有企业。所以买中国的股票,长期投资就是押宝在这些最优秀的企业,我对这一点非常有信心。

短期走势看,实际2023年并不是太悲观。根据过去的历史经验和常识去看,中国基金业发展的20多年,连续两年出现大跌的情况还没有过。2022年已是第四次股票基金大跌, 2000年出现过大幅的下跌,2007年出现过超过50%的下跌,2015年出现40%-50%下跌。这次跌了20%-30%,跌幅并不是历史上最大的,既不是最后一次,也不是最厉害的一次。历史来看,大跌之后第二年或者再往后,都不太可能会出现连续的大跌。所以我觉得2023年不会是太坏的一年。

主持人:谢谢窦总,我上一次对您的访谈,是在2022年年初,我请您预测一下2022年的股市,当时您的预测比较谨慎,可能价值回归还要等一段时间,确实今年市场的表现印证了您当时的判断。下一个问题,养老产品的期限往往比较长,我们还需要经常关注产品的净值波动吗?什么时候需要调整投资组合?

谢国旺:经常有朋友也问我这个问题,不光是养老理财,包括购买基金类产品、理财类产品。我反问他一个问题,你觉得跟投资经理比,谁是专家?然后他说他是专家。我说问你一个问题,当你能够选择专家的时候,你是不是专家的专家。他说你这么说也有道理。

其实大家都得承认自己的能力边界,我们都是不由自主地想做一些能力边界以外的事情,总觉得我们能以上帝视角去看这个事情,我比专家更牛,他们都不行,但我能够找到最恰当的点,我自己来调这个组合。所以这个问题,我的回答是,对于养老理财产品,真的不用在中间你再去做调整了,除非你真的是专家的专家。

主持人:谢总的回答很犀利。人性使然,投出去的钱,总是忍不住要看一看,最近赚了还是亏了,是不是要做点调整,尽管自己并不专业。窦总,您同意谢总的看法吗?

窦玉明:养老理财是个长期投资,不需要去来回折腾。如果做调整,可能每年去看一看,随着年龄增长一岁,每年把权益类的仓位、高风险的仓位降一点,逐渐降低。一年稍微调整一点点,或者不需要去调整原有组合,可以新增资产。比如年龄大了,债券类多买一点,比例提高一点,可能就行了。平时的调整是没任何价值的,如果非要去看的话,我建议市场好的时候多去看看,这样你心情好一点,市场不好的时候就别看了,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策略。

高品质的退休生活需要每月投多少?

主持人: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缴纳上限是12000元,额度并不高,再加上我们平时交的社保,未来能够领取的退休金额度是很有限的。我们还应该做哪些储蓄或者投资的动作,才能在退休后能够保持比较高品质的生活?

谢国旺:我首先得量化一下您指的高品质的生活。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是养老金的替代率数据,退休后收入还能达到工作时收入的70%,是相对比较舒适的状态。从中国实践来看,这里面稍微做一点普及,我们的养老是分三个支柱。

第一支柱,基本养老。基本养老目前男性公民大概替代率能达到50%,女性大概45%。第二支柱就是企业年金或者是职业年金,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享有。就算是享有这一部分,它能够追加的替代率,大概是10%-13%。最后就是第三支柱,如果只是12000的话,简单加一下就发现根本到不了国际数据,也就是比较舒适的水平。

所以12000元投资是帮大家推开了窗户,建立养老理财的这种意识。我的建议就是大家把12000首先用好用足,把这个用完以后,再去投其他产品,多资产、多品类、长期性的做一些配置,算一算至少要达到70%。再根据你的人生规划,如果你想环游世界,可能这个比例还要再往上提一提。

主持人:窦总,谈谈您的看法。

窦玉明:刚才谢总说的70%,国际叫养老替代率,从这个线大家可以去估算自己需要多少钱去做养老的投资。蚂蚁财富前几年也做了估算,如果在一线城市退休,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这部分,大概150万到160万人民币,还有机构估算出来需要300万人民币,我觉得可能需要200万吧。假设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,200万倒回去算一个月你该投多少钱。买权益类资产一年10%,债券类5%,储蓄3%,再倒算每个月需要存多少钱来达到目标。

呼应一下谢总刚才讲的三支柱,我觉得简单的看,就讲两支柱就好了,国家给你的养老金和自己去储存的养老金,毕竟企业年金对大部分人来讲都不享受。这两部分要不自己存钱,要不就靠国家养老金,可以预期的是国家养老金的替代率在未来是会走低的,我们今天看父母养老金还不错,替代率还可以,但未来是达不到的。因为第一支柱的养老金,是现收现付的。我们现在交给国家的五险一金中,养老金这部分都用来给我们的父母发养老金了。为什么父母养老金比较充裕呢?那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人数多,父母那一代人数少,他们才能够有这么好的一个养老金的替代率。

到了我们退休的时候,年轻人越来越少,现在三个人养一个人,未来一个人养一个人。把年轻人都逼死,他也没有钱给我们那么高的养老金。所以我们这些人,包括年轻人都要未雨绸缪,要知道下面没有年轻人养你了。国家养老是年轻人给年老的人养老而已,是一个代际的一个支持,就是别人的儿子给我们养老,但是现在年轻人不生孩子了,年轻人变少之后,你的第一支柱的资金来源就大大的缩窄了。未来很难指望养老金在像过去10年、15年涨,那个时代过去了。所以未雨绸缪把个人养老金这部分早做准备,未来才能有一个更加宽裕的退休生活。

合力发展咨询顾问,服务投资者

主持人:老百姓对于养老投资还缺乏专业知识,特别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专业的顾问咨询服务。投资顾问在国外是主流的业务模式,那么理财公司、基金公司应该怎么做好咨询和顾问服务,惠及更多老百姓?

谢国旺:您说的问题切中我们行业的一个痛点,咨询顾问服务在国外已经是很成熟的模式,我们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,但这也给机构创造了一个发展的增长点或者切入点。我们和窦总以前就有很多很好的合作,我们叫做构建金融的生态环境。就跟人类生存环境一样,人类得以生存一定是自然生态环境相对的和谐,金融也是一样的,这是需要每个从业者一起去努力的。

作为银行来说,能够把自己的资源禀赋发挥得更好一些。比如渠道,银行可能到县一级都有网点。像窦总他们不可能以这么高的成本去铺这样的点,但窦总的特点,比如专业人才,投研队伍在某一领域非常精深。实际大家就形成了一种金融的生态,大家一起为客户服务。金融真的是应该向善的、向上的,这种向上向善的力量去引领,一起把生态做好,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客户,我们的衣食父母。

窦玉明:我非常同意谢总的看法,这个事需要大家通力合作,我们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。大家合作好,一起把客户服务好,所有的金融机构才有自己的生存空间,才有价值。

雨珊谈的投资顾问,我打个比方,养老投资或者其他投资,都有哪三个角色――渠道,卖产品的;投资顾问,帮助老百姓出主意的;制造商,做产品的。这三个角色类似药店、医生和药厂的关系。基金公司、银行理财子公司、保险资产公司这些是药厂做药的。银行是药店,它是卖药的,还有一些互联网平台、独立的第三方,它也是药店。像谢总刚才说他们有上万个网点全国去铺开,还有网上的网点,能非常便利地提供产品销售。第三个角色医生,医生是开药的。投资顾问是帮助老百姓去做资产配置,帮助他在资产配置中选具体产品的。

这三个角色里,目前投资顾问相对薄弱一些。制造端不管是基金还是理财,相对成熟一点。销售最发达,中国的销售渠道便利程度一定是全世界最便利的。银行买基金的方便程度、便利程度、成本之低,全世界无出其右,做的是最好的,我觉得已经做到极限了,互联网公司也做得非常好。所以药店已经做得足够好,药厂做的也算合格,但是医生队伍就投资顾问队伍的话,目前做的还不够完善。在这方面,银行或者可以让理财经理转换角色去帮助客户做投资顾问。像中欧基金有投资顾问牌照,可以用智能投顾或者用人工投顾帮助投资者去做一些规划、产品的选择。总体来讲,我觉得投资顾问这个环节做得最弱,需要金融机构多投入一些资源,这样三个环节才能串在一起。

主持人:从资管行业来看,大家都认为个人养老金业务是重要的发展机遇,那资管机构应该怎样去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?如何通过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来推动个人养老金业务高质量发展?

谢国旺:确实各家机构都把它作为一个战略的机遇。既然是战略,一定是有一个长远的规划,我们的规划是分三步。

第一步,刚才一开始谈到的开户,我们称为1.0时代。账户只是一个获客的入口,万里长征第一步,当然也非常的关键。2.0时代是一个产品时代,客人到店了,你能给到什么样的产品?这实际上是分两方面,以建行为例,建行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,比如刚才您介绍我是集团资产管理部。我们为什么叫集团资产管理部,是因为我这个部门服务的是集团有资管牌照的。我们现在有公募基金、信托、理财的牌照,而且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养老金公司的牌照,还有保险公司的牌照。集团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?这是第一个层面。

第二个层面是否有能力帮助客户,就刚才咱们谈到的咨询顾问能力。不是光卖自己的产品,还要有能力在市场上选出更好的产品。比如把中欧基金这边很优秀的产品,也能放到我们账户体系中。

最后一步,构建养老金融生态。客户咨询可能不光是咨询买哪个产品的收益率高一些,而是养老方方面面的问题。我想住哪家养老院,有没有能够推荐,甚至有什么办法进去,什么样的养老护理产品会更好等类似的问题。那么,银行要做的事情就不是光在市场上去投债券、投股票,而会选择一些养老产业去切入。这本身就是金融应该做的事,除了资产管理我们可以投入,信贷产品也可以提前去扶植一些养老产业。这个话题很大,我们只稍微展开。我们养老护理产品市场跟国外相比,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,但未来也许会跑出一些专精特新的企业,就像现在股市的龙头企业,当年也是从小微企业出来的。

银行的普惠战略包括让人民生活得更好。比如建行做的租赁住房战略,有朋友问建行怎么做住房了?我们说建设银行以前都是盖房子,房子是拿来住的,但不一定非要买才能住,长租也可以。也就是说,银行会从单纯的提供金融服务,向更全能型的、向更注重客户体验的这种银行去发展。我们未来的战略是构建这样的一种生态,在养老领域构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舒适安全、有尊严的生态环境,是我们的一个愿景。

主持人:谢总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非常宏大、富有想象力的版图,昭示着养老业务的前景充满希望。窦总,您的想法呢?

窦玉明:我就补充一点,刚才我讲了三类角色医生、医院、药厂,也就是渠道投顾和产品提供商、投资公司这三类角色,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使命。我觉得最不需要担心的是渠道便利性,做得足够好了,这是可以完全放心的一个环节。另外两个环节,投资顾问最薄弱。投资顾问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把成本降下去,高效率地服务。小客户做投资顾问也不难,但为这些一个月可能只放1000块钱,一年只放1万多的小客户去提供人工顾问服务,成本是非常贵的。金融机构雇一个投资顾问,可能一年需要50万、30万的成本,而服务的客户是有限的。所以最难突破的是怎么服务大量的中小客户,一个业务短期亏钱没问题,但长期亏钱是不可持续的。这是金融机构要面对的问题,怎么提高效率。

第三个角色就是像我们这样的投资公司,做产品的。做产品我觉得要解决的几个事,第一业绩要做好,要给大家能赚钱,要能够超越基准、达到基准,要保证产品的质量。第二产品风格的稳定性,股票不能做着做着变成债券、基金了,风格要稳定清晰。第三要有足够的容量,不能说这个策略的产品,1万个客户来买就够了。未来我们面对的是几千万上亿的养老客户,产品容量不够也没意义。所以制造产品要解决三个事情,质量好,风格稳定,容量要够。这个事情做起来也不容易,你可以把很少的钱管好,但是管很多的钱、账户、客户,还能够风格稳定、业绩持续,就需要内功了。

总的来说,养老业务是需要长期投入、需要有耐心才能够做好。长期看是机会,但短期它都不是一个赚钱的生意,需要有长线的眼光。

主持人:两位专家还有没有需要补充意见?

窦玉明:我补充一点,养老和养老投资这个事,我参与的时间比较久了,也担任基金业协会养老金委员会主席很多年了。我觉得让人欣喜的有几个方面,一是国家的免税政策终于推出来了,这是特别好的一个起点。

第二,养老投资不会脱离基础的经济规律和投资规律。有一种说法我是比较反对的,就是养老投资一定要把风险控制好,我觉得这是不对的。养老投资是期限最长的一个投资,比所有的其他类投资期限都长,所以它才是应该能承受一定风险波动性的一个投资。

要用好这笔长钱长投,不能把这个钱全都投到风险最低的资产上去,那样长期损失是很大的。当然也不能全都投到风险最高的资产,要和自己的年龄去匹配。年轻人还是要多投一些风险高的资产,接受一些股市崩盘的考验,但你得到的回报是一个月存1000,可能退休的时候就有200万,如果你要保安全,一个月需要存4000,退休才有200万,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,是没办法的。不可能舒服睡安稳觉,然后又有一个高回报,养老投资就是一个长线投资,一定要用好这笔长钱,这是我给各位年轻人最主要的一个建议。

主持人:感谢谢总和窦总全面、专业、形象地剖析了个人养老投资的优势,各类产品的特点,以及如何进行投资组合和全面规划,让我们受益匪浅。希望屏幕前的听众能够提前做好个人养老规划,做好家庭财富长远的增值保值。再次感谢谢总、感谢窦总的精彩分享!

我们将持续关注经济金融界重要政策热点话题,邀请资深专家分享真知灼见,欢迎大家继续关注《雨珊会客厅》。

【往期精彩内容】

(周文凯 )
相关文章